 |
行业资讯 |
 |
|
寿光盐碱地上的温室大棚 |
发布者:中国温室网 发布时间:2020-10-10 阅读:3292次 |
近年来,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,实现从传统的棉花、玉米等常规种植向无土栽培大棚蔬菜种植的全面转变,从而让群众富了起来,腰包鼓了起来。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卧铺村,一排排新式大棚成为盐碱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,在侯相军的大棚内,西红柿已经结出果实。侯相军告诉记者,与普通种植方式不同,他们种植的西红柿采用无土栽培技术,既可以保证营养液被充分吸收,又能节省营养液,长出的西红柿既甜又健康,他们收入也比之前翻了好几倍。收入高了,侯相军就想着让大棚更加智能化,引进了一系列的先进设备,改善棚内环境。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卧铺村村民侯相军说:“我们种棚的几个都上了水肥一体化、自动降温机,现在操作比较省工了,水肥打开遥控开关,原先浇水2个小时,现在十几分钟就浇完这个棚,风口是自动化风口,温度自动调。” 产业结构的调整,让盐碱地上再也不是单一的种植模式,种植户燕燕2017年开始种植大棚,到现在已经拥有了2个200米的大棚。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卧铺村村民燕燕说,“一年大约收入十几万块钱,今年又重新建了个大棚,这两三年价格很好,这一茬柿子就十几万块钱,一年两茬就20万元左右。” 原来的卧铺村以棉花种植为主要经济收入,种植模式非常单一,为了增加农民收入,2017年全村开始发展无土栽培蔬菜大棚,3年来,从无到有,全村共建成53个高标准蔬菜大棚,村民收入高了,村集体收入也跟着增加了,村里投资60万元新建了卫生室、硬化了道路。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卧铺村村民杨友卿说:“通过这次‘户户通’,老百姓是盼望已久,都说党的政策好,给老百姓带来了福祉,通过这一整改,村里的面貌大大提升,老百姓是拍手叫好。”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卧铺村党支部书记刘秀华说:“下一步我们这个村重点还是往无土蔬菜大棚这一方面发展,这三年以来通过发展蔬菜大棚,确实带动了我们村的收入。” 近几年,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各个村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,在辖区内发展了5处蔬菜基地,主要在卧铺村、北木桥、南木桥以及牛头镇村和寇家坞联村,通过蔬菜产业结构调整,建设无土栽培高标准蔬菜大棚,提高了亩产的效益,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,同时各村在发展高标准农业的基础上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,各个村建立了康养中心,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。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燕剑波说:“在上级补助政策下全区人居环境和“户户通”基本完成,特别是村容村貌的改变,村民的生活目前来看是逐步稳定地增长,村民安居的满意程度逐年提高。各个村通过建设高标准的蔬菜产业以及海水稻、苗木发展以及草皮种植各方面多种经营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,目的就是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。”
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://www.zgwsgc.com/
|
读过这边文章的人还阅读过: |
|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 |
|
|
|
|